龙门石窟 - 洛阳逸景,掌上轻游
龙门石窟全景

龙门石窟

世界文化遗产,中国四大石窟之一,千佛百态,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

景点介绍

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,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,是世界文化遗产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

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,之后历经东魏、西魏、北齐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,南北长达1公里,今存有窟龛2345个,造像10万余尊,碑刻题记2800余品。其中"龙门二十品"是书法魏碑精华,褚遂良所书的"伊阙佛龛之碑"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。

龙门石窟与莫高窟、云冈石窟、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,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集大成者。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,盛于唐,终于清末。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,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。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,今多已褪色。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,南北长达1公里,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,造像10万余尊,与敦煌莫高窟、大同云冈石窟、麦积山石窟并称四大石窟。

龙门石窟特色

  •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,世界文化遗产
  • 历经10多个朝代营造,长达1400余年
  • 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,造像10万余尊
  •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的象征
  • 包含"龙门二十品"等书法艺术珍品

主要洞窟

龙门石窟主要洞窟包括:奉先寺、宾阳中洞、宾阳南洞、宾阳北洞、潜溪寺、万佛洞、莲花洞、古阳洞、药方洞、擂鼓台中洞、擂鼓台北洞、看经寺等。

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、最具代表性的露天佛龛,长宽各30余米。奉先寺的不平凡,在于中间那尊巨大的卢舍那雕像,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。卢舍那佛像据测量总高17.14米,头高4米,耳朵长达1.9米,佛像面部丰满圆润,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,双眉弯如新月,附着一双秀目,微微凝视着下方。高直的鼻梁,小小的嘴巴,露出祥和的笑意。双耳长且略向下垂,下颏圆而略向前突。圆融和谐,安祥自在,身着通肩式袈裟,衣纹简朴无华,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,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。

2345
现存洞窟像龛
10万+
造像数量
2800+
碑刻题记
400年
连续营造时间

历史沿革

龙门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(公元493年)前后,这一时期北魏皇室集中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在龙门伊水两岸的崖壁上,雕造了大规模的石窟群。北魏时期的雕刻艺术风格,在龙门石窟中留有明显的痕迹。

唐代从开国到盛唐的100年间,龙门石窟的开凿达到了鼎盛时期。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占龙门石窟总数的60%以上。奉先寺就是在唐高宗时期开凿的,是龙门石窟中最大、最精美的一组摩崖型群雕。

五代、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等朝代,龙门石窟的开凿逐渐减少,但仍有一些小型的窟龛和造像。

推荐游览路线

根据您的时间和兴趣,选择最适合的游览路线,领略龙门石窟的独特魅力。

精华路线

约2小时

适合时间有限的游客,游览龙门石窟最具代表性的景点。

西山石窟(奉先寺、卢舍那大佛)
宾阳三洞
万佛洞

全景路线

约4小时

全面游览龙门石窟的主要景点,适合对石窟艺术有浓厚兴趣的游客。

西山石窟(全部主要洞窟)
东山石窟
香山寺
白园(白居易墓园)

文化探秘路线

约5-6小时

深入了解龙门石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,适合文化爱好者。

龙门石窟博物馆
西山石窟(重点洞窟深度游览)
东山石窟
香山寺(白居易与香山九老)
白园(白居易生平与作品)
问题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