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销平衡:导入场景
导入问题:超售了,各部门怎么反应?
销售部门
“客户催货快疯了,生产能不能加急赶工?”
“当初明明说能按时交付,现在交不了,客户要取消订单!”
“怎么又缺原料?接单时怎么不确认清楚!”
生产部门
“原料还没到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!”
“销售接单时根本没跟我们确认产能,现在临时加单怎么赶?”
“之前多生产的产品堆在仓库,现在又要加急,产能根本跟不上!”
核心问题
部门间缺乏沟通协同,信息断层导致“产销错配”,最终影响客户满意度、增加企业成本,甚至流失客户。
供应链“环环相扣”逻辑
供应商
采购
生产
销售
客户
任一环节脱节,都会引发“产销失衡”连锁反应
产销不协同的典型现象
“三多三少”:资源错配的直接表现
多库存 | 少订单 |
多原料 | 少成品 |
多加班 | 少交付 |
例:仓库堆着大量滞销原料,生产却缺关键配件;工人天天加班,客户订单仍延期
“三高三低”:企业效益的负面影响
高成本 | 低效率 |
高投诉 | 低满意 |
高风险 | 低协同 |
例:紧急采购增加成本,客户投诉率上升,企业面临订单违约风险
点击下方卡片,查看不协同对各部门的严重影响
销售部
- 客户流失率↑
- 订单违约率↑
- 企业信誉↓
生产部
- 原料浪费↑
- 产能闲置↑
- 加班成本↑
采购部
- 紧急采购溢价↑
- 供应商关系紧张
- 原料质量风险↑
核心警示:不协同会导致“人人都是受害者,人人都是作恶者”
销售怪生产交不了货,生产怪采购缺原料,采购怪销售乱接单——最终企业整体利益受损。
产销协同的核心定义
产销协同是指从供应链整体目标出发,打破“部门墙”,通过共识+担当+推动,实现采购、生产、销售各环节的高效协同,最终达成供需平衡,解决“产销错配”问题。
共识
统一目标:如“按时交付、控制成本、客户满意”,避免部门各自为战。
担当
各部门承担对应责任:销售接单前确认产能,生产计划前确认原料,不推诿。
推动
主动沟通解决问题:如生产缺料时主动对接采购,销售接单时主动同步生产。
高效协同的两个关键条件
高效沟通
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(如周协同会、实时数据共享群),避免信息断层。
协调同频
共享核心数据(如订单量、库存数、产能、原料到货时间),确保各部门信息一致。
产销协同的两大核心维度
内部协同(企业内)
解决企业内部“部门墙”问题,实现采购、生产、销售、研发等部门的协同。
例:销售接单前,必须与生产确认产能;生产制定计划前,必须与采购确认原料到货时间。
外部协同(企业间)
解决供应链上下游“信息差”问题,实现企业与供应商、客户的协同。
例:与供应商共享生产计划,确保原料及时供应;与客户共享交付计划,降低违约风险。
供-产-销核心协同关系
供应端
原料/配件
需协同:到货时间、数量
生产端
产能/成品
需协同:产能、周期
销售端
订单/需求
需协同:订单量、交付期
协同目标:让“供应”匹配“生产”,“生产”匹配“销售”,最终匹配“客户需求”
产销平衡的核心目标
供应链管理的终极目标是“供需平衡”,通过协同解决“三多三少”“三高三低”问题,具体包含5个维度:
1. 物料平衡
原料数量、规格精准匹配生产需求,无浪费、无短缺(解决“多原料少成品”问题)。
2. 产能平衡
生产能力精准匹配订单需求,无闲置、无超负荷(解决“多加班少交付”问题)。
3. 时间平衡
原料到货、生产周期、交付时间精准匹配,无延误(解决“订单违约”问题)。
4. 品类/地点平衡
产品种类、存储地点精准匹配客户需求,无错发、无积压(解决“多库存少订单”问题)。
5. 跨企业平衡
上下游企业间计划协同,实现整条供应链高效运转(解决“信息差”问题)。
产销平衡的三大核心价值
降成本
减少原料浪费、库存积压、紧急采购溢价,降低企业运营成本。
提效率
缩短生产周期、交付时间,提高产能利用率和订单交付率。
保满意
降低客户投诉率,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,减少客户流失。
演示流程已完成!
您已完整学习了从"不协同影响"到"协同解决方案"再到"平衡目标"的全部内容。 为帮助巩固知识点,您可以重新演示整个流程,重点关注不协同对各部门的具体影响和协同维度的操作逻辑。
点击按钮后将回到初始状态,可重新体验整个演示流程
演示控制
操作指引
1. 点击"1. 查看导入场景",观察销售与生产的矛盾
2. 理解“部门墙”导致的产销错配问题
3. 后续步骤将逐步讲解不协同的影响与解决方案
核心知识点
• 不协同:三多三少、三高三低,部门内耗
• 协同核心:共识+担当+推动,打破部门墙
• 协同维度:内部协同(企业内)+外部协同(企业间)
• 终极目标:供需五维平衡,降本、提效、保满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