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购合同:导入场景
导入案例:采购合同“踩坑”实录
案例背景(2022年真实纠纷):
原告某科技公司向被告某医疗器械公司采购4000套防护服,签订合同后支付全额货款22.4万元。但被告仅交付500套,剩余3500套迟迟未交付。原告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19.6万元货款,被告同意解除却拒不退款,最终原告起诉至法院。
思考:这个纠纷本可以避免吗?
如果签订合同时做好审查,后续可能不会出现“付款后不交货、解约后不退款”的问题。接下来我们学习采购合同的全流程管理。
采购合同管理全流程
采购合同审查:两大核心维度
维度1:审查供应商资质与能力
核心:确认对方经营主体合法、真实存在,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(避免“皮包公司”或无资质企业)。
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
官方查询
企查查
商业查询平台
天眼查
商业查询平台
资质证书核查
如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
点击上方查询工具,查看供应商资质结果
维度2:审查合同条款与内容(源自附件1土豆合同案例)
核心:依据《民法典》合同编,确保条款全面(当事人、标的、数量、质量、价款、履行方式)、规范(无模糊表述)。
问题合同条款(点击红色标注处查看错误原因)
1. 当事人信息(错误)
甲方:玉树公司(无地址/联系方式)
乙方:鸿发公司(无地址/联系方式)
2. 价款与支付(错误)
付款方式:次月结,合同签订后甲方先付定金( )元整(¥ )
3. 履行期限(错误)
合同履行期限:2022年1月30日货到付款
4. 质量验收(正确)
甲方付款前抽检,不合格产品≤2%,超出部分按比例扣除
采购合同变更:原理与处理方法
什么是合同变更?
合同成立后,因基础条件重大变化(如不可抗力、情势变更),或当事人协商一致,对合同内容(如交货时间、标的、价格)进行修改的行为(《民法典》合同编规定)。
注意:口头变更无效,必须以书面形式(如变更协议)确认,避免后续争议。
合同变更处理三步法(点击步骤查看详情)
去伪存真:审查变更原因
常见变更原因(点击判断合理性):
原因1:原材料涨价,要求提价20%
(点击判断是否合理)
原因2:台风导致工厂停工,交货延迟15天
(点击判断是否合理)
原因3:觉得利润低,单方面要求减少供货
(点击判断是否合理)
原因4:客户需求变更,需调整产品规格
(点击判断是否合理)
量力分析:评估变更影响
变更内容与考量因素:
交货时间变更
考量:是否影响自身生产计划、客户交付
产品规格变更
考量:变更的必要性、技术可行性、成本变化
价格变更
考量:价格变动的合理性(如原材料涨幅是否属实)
注重细节:规范变更流程
标准变更流程:
采购合同纠纷处理:三部曲
第一步:未雨绸缪——异常监控
核心:建立订单跟踪流程,提前发现偏差(如交货延迟、质量异常),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纠纷。
订单跟踪关键节点(点击节点查看详情)
第二步:亡羊补牢——协商解决
核心:异常发生后优先协商,基于事实达成共识(避免直接诉讼,降低时间/金钱成本)。
事实清楚
基于合同和证据
互谅互让
合理让步求共赢
合法原则
不违反法律法规
方式多样
面谈/电话/函件
结果落地
签订变更协议
第三步:最后防线——诉诸法律
协商不成时,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,核心是留存证据。
提示:证据越完整,法律程序越顺利,维权成功率越高
采购合同全流程管理总结
采购合同管理核心框架
合同审查
资质+条款
合同变更
三步法
纠纷处理
三部曲
管理口诀:审查防坑、变更控险、纠纷速解
实践应用建议
日常管理
建立合同台账,定期复盘
风险意识
关键条款反复核查,不存侥幸
能力提升
学习《民法典》,掌握法律常识
采购合同演示流程完成!
您已掌握采购合同全流程管理:从审查防坑,到变更控险,再到纠纷速解。可重新演示,重点关注合同条款审查和纠纷证据收集的核心逻辑。
重新演示可深入理解:不同场景下的条款审查、变更原因判断、纠纷处理选择
演示控制
操作指引
1. 点击"1. 查看导入场景",了解合同纠纷案例
2. 合同审查环节:点击资质工具和条款标注
3. 变更/纠纷环节:参与原因判断和节点跟踪
核心知识点
• 合同审查:资质(查主体)+条款(全/规)
• 合同变更:三步法(去伪存真→量力→细节)
• 纠纷处理:三部曲(监控→协商→法律)
• 核心原则:预防为主,证据为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