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饮酒·其五》- 陶渊明 - 详细解析

饮酒·其五

陶渊明(东晋)

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
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
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
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
创作背景

《饮酒》组诗共二十首,此为第五首,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(417年),当时陶渊明已归隐田园多年。这组诗并非写于一时一地,而是诗人在归隐生活中随感而发,借"饮酒"为题,抒发自己对世事人生的感悟。此时的陶渊明已从官场彻底解脱,在江西九江柴桑的田园中过着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生活,这首诗正是他田园生活与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。

诗句解析

"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"

释义:在人间建造房舍居住,却没有车马的喧嚣。

赏析:开篇点出诗人虽身处尘世却能摆脱世俗纷扰的境界,暗示精神超脱的可能性。

"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"

释义:问我为何能做到这样?因为心境高远,自然觉得住地僻静了。

赏析:点出全诗主旨,表明心境决定环境感知,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。

"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"

释义: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,不经意间抬头就看见了南山。

赏析:"悠然"二字生动描绘出诗人的闲适心境,"见"字妙笔生花,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偶然相遇与和谐相融。

"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"

释义:傍晚时分山间的云气格外美好,飞鸟结伴归巢。

赏析:描绘傍晚山间美景,飞鸟归巢的景象隐喻诗人回归自然、回归本真的生命状态。

"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"

释义:这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,想要辨识却不知如何用言语表达。

赏析:以含蓄的笔法收束全诗,表明真正的人生真谛超越语言表达,只能用心体会,体现了陶渊明"言有尽而意无穷"的诗歌特色。

艺术特色

  • 意境高远:全诗营造出宁静淡远的意境,将自然景物与诗人心境完美融合。
  • 语言质朴:采用平淡自然的语言,不加雕琢却韵味十足,体现了陶渊明"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"的诗歌风格。
  • 哲理深刻:在写景抒情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,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。
  • 情景交融: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描写之中,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。

相关视频解析

问题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