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首页 | 定位与价值 | 案例分析 | 应对方法 | 互动与意义 |
![]()
|
![]() |
![]()
|
![]() |
||
---|---|---|
案例分析 | ||
(一)一个故事(苏敏阿姨) 1964年,苏敏出生于西藏昌都,十几岁时随家人迁到河南。上过高中,结婚后在工厂遭遇下岗,然后是各种打工生涯。退休后帮自己的女儿带孩子。苏敏的婚姻实在说不上幸福。因长期和老公感情不和,多年来二人的生活和抚养孩子都是AA制。好不容易女儿长大嫁人了,苏敏又开始帮女儿带孩子直到双胞胎上了幼儿园。回想自己的人生,苏敏说这十年自己的生活就像“隧道进入另一个隧道”,从来没为自己而活过。 2019年,在带外孙的苏敏无意中点进了一位博主分享的自驾游经历,仿佛打开了新的世界: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。2020年,苏敏下定决心,要为自己活一次:离开家庭,开车自驾去!4年的时间里,56岁的苏敏,一人一车入秦岭、过云南、下海南,在陕西吃蘸水面,在重庆看穿过居民楼的火车…驾车8万多公里,走了近200个城市,积累了300万粉丝。 |
![]() |
|
(二)宁学梅——从“围着灶台转”到“社区主心骨” 41岁的宁学梅曾以为,自己的人生只会被“大宝作业”“小宝喂奶”和永远做不完的家务填满。小儿子上幼儿园后,空荡荡的家只剩她和堆积的杂物,口袋里仅剩的几十元让她窒息。她翻出压箱底的西装闯人才市场,却屡屡被“35岁以下”的门槛拦住,那些“在家带娃的能懂什么”的质疑,更像针一样扎在心上。 |
![]() |
直到社区的一通公益岗招聘电话,成了照亮她生活的火柴。初入岗位时,入户登记被租户拒之门外,调解邻里纠纷刚开口就被怼,但她没退缩——等租户下班递上矿泉水耐心解释,拎着亲手做的南瓜饼反复上门撮合。她敢承认自己“不会”,跟着同事一点点学网格管理、学矛盾调解,最终凭着扎实的经验考上正式社区工作者。如今能把网格图背得滚瓜烂熟的她终于明白:家庭的琐碎从不是终点,敢迈出第一步,就能在生活里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。 |
![]() |
(三)房主任的逆袭之路 房主任本名樊春丽,来自山东临沂农村。她原本是村里的“信息中心主任”,一次偶然机会,她去看脱口秀表演,和演员互动时幽默的回答被发掘,从此开启脱口秀之路。 |
|
在节目里,房主任大大方方讲自己的包办婚姻。妈妈给她选了个身高155、体重95的丈夫,就因为觉得丈夫打不过她。可婚后,丈夫赌博、出轨、家暴,她想离婚,父母却以“家族名声”施压,父亲甚至说“女人离婚丢人”。但房主任没有一直被困住!2023年4月8号,她签约成为脱口秀演员;2024年4月8日,她带着俩女儿净身出户,拿到离婚证;2025年4月8日,她度过了平静又幸福的一天。她把4月8日定为自己的生日,这是属于她的新生。 | ![]() |
房主任她凭借着对脱口秀的热爱和执着,一次次地站在舞台上,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,展现女性的智慧与坚韧。从最初只能在小剧场里表演,到逐渐走上大型综艺节目,她一步一个脚印,证明了自己的实力。她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荣誉的提升,更是为广大女性树立了一个鲜活的榜样——只要有勇气追求梦想,并为之付出努力,就能够打破束缚,实现自我价值。 |
应对方法 |
![]() |
|
![]() |
(三)多样的她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互 动 和 意 义 模 块 |
互 动 模 块 |
![]() |
决策模拟剧场
场景:孕期被公司要求调岗降薪你发现自己怀孕后,公司HR找你谈话,希望你从核心岗位调到行政岗,薪资降低30%,理由是“孕期无法承担高强度工作”,你会怎么做? |
意 义 模 块 |
2016年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》正式实施
2022年
多省市发布“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” |
核心主张 |
“关注女性困境,不是‘偏向’女性,而是还给每一位女性‘不被限制’的权利” —— 打破“性别标签”“责任垄断”“机会不公”,让女性的选择源于热爱,而非困境。 |
对女性个体:解锁“不被定义”的人生 不必因“你是女性”被迫放弃职业晋升,不必因“要照顾家庭”包揽所有家务,不必因“性别偏见”隐藏能力; 让每位女性都能自由选择“做妈妈”或“拼事业”,自由追求“温柔”或“强势”,真正实现“我的人生我做主”。 |
![]() |
对家庭关系:重构“平等分担”的温暖 打破“男主外、女主内”的固化分工,推动配偶共同承担育儿、家务责任,减少“丧偶式育儿”“全职妈妈焦虑”; 平等的家庭氛围,既能缓解女性压力,也能让孩子在“父母共同参与”中学会尊重与责任,传递健康的性别观念。 |
![]() |
对社会发展:释放“一半人口”的潜力 联合国数据显示:充分消除女性职场障碍,全球GDP可提升12%-28%——女性的创造力、执行力,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; 从“反家暴立法”到“职场生育保护”,关注女性困境的过程,也是社会规则不断完善、变得更包容的过程,最终惠及每一个人。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