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者家居安全互動報告

守護家中長輩,由防跌開始

跌倒並非正常老化過程,而是可以預防的意外。本互動報告整合了香港長者跌倒的關鍵數據、風險因素及實用預防策略,旨在協助長者及其家人建立一個更安全的居住環境,享受健康安穩的晚年生活。

第一部分:認識風險

了解長者跌倒的普遍性、嚴重後果及背後成因,是防跌的第一步。此部分將透過數據圖表和重點分析,揭示隱藏在家中的危機。

香港長者跌倒統計

數據顯示,年紀愈大,跌倒比率愈高,而大部分跌倒事件都發生在家中。

跌倒的代價

一次嚴重的跌倒可能導致骨折、長期臥床,甚至失去獨立生活能力,對個人、家庭及社會均造成沉重負擔。

為何長者容易跌倒?

  • 身體機能老化 (肌力、視力、平衡感下降)
  • 慢性疾病影響 (如糖尿病、高血壓)
  • 藥物副作用 (如頭暈、嗜睡)
  • 環境危險因素 (家居陷阱)

第二部分:自我評估

透過簡單的問卷和平衡力測試,您可以初步評估自己或家人的跌倒風險。及早識別風險,便能採取更具針對性的預防措施。

跌倒風險互動評估問卷

您的風險評分:0

第三部分:預防策略

防跌是全方位的,涵蓋個人健康管理和家居環境改善。點擊下方卡片,探索各項實用的防跌策略,為自己和家人建立一道安全防線。

第四部分:應變處理

如果不幸發生跌倒,保持冷靜和正確處理至關重要。這裡提供了跌倒後的應變步驟和克服心理陰影的建議。

跌倒後怎麼辦?

  1. 保持冷靜:不要急於起身,先深呼吸檢查身體狀況。
  2. 安全起身:如無大礙,可嘗試慢慢轉身至跪撐姿勢,再扶著穩固傢俬站起。
  3. 無法起身時:大聲呼救,或使用平安鐘等警報器求助。
  4. 立即求醫:如出現頭部撞擊、懷疑骨折、失去意識等情況,應立即召喚救護車。

克服跌倒的心理陰影

經歷跌倒後,長者可能會產生「跌倒恐懼症」,因而減少活動,導致肌力進一步下降。重建信心是康復的重要一環。

  • 由物理治療師指導,進行循序漸進的康復訓練。
  • 家人的陪伴和鼓勵是最好的支持。
  • 專注於已改善的地方,建立正面思維。
  • 設定實際可達的小目標,逐步重拾活動能力。
问题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