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财务管理总论的“理论认知—价值认同—实践践行”递进逻辑为核心,打破传统“单一笔试”的测评局限,构建“互动任务具象化检验+反思报告深度沉淀”的双轨测评体系。通过情境化互动任务还原财务管理实践场景,以结构化反思报告挖掘思政理念内化程度,实现“知识掌握与价值塑造同频评估、能力提升与责任培育同步检验”。
互动任务围绕财务管理总论核心模块,设置“个体实操+团队协作”两类任务,覆盖“基础认知—决策分析—责任践行”三个层次,占总测评权重的60%。
情境设置:某上市公司面临“短期利润最大化”与“长期可持续发展”的冲突——扩大产能可提升当年利润,但会导致环境污染;投入环保设备虽压缩短期利润,但符合国家“双碳”政策且能增强品牌口碑。要求学生以“财务经理”身份撰写决策建议。
测评维度:
评分标准:9-10分(目标认知准确,决策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,论据充分);7-8分(目标认知清晰,决策兼顾利润与责任但论据薄弱);0-6分(目标认知模糊,决策仅关注短期利润)。
任务内容:提供“某小微企业在政策扶持(如减税降费)下扩大生产”“某外贸企业应对汇率波动调整结算方式”两个案例,要求学生标注案例中涉及的“宏观环境(政策、经济)”“微观环境(企业自身、市场)”要素,并分析环境变化对财务决策的影响。
测评维度:
评分标准:9-10分(要素划分精准,影响分析透彻,能自然关联政策红利与企业责任);7-8分(要素划分准确,影响分析基本合理,思政关联较生硬);0-6分(要素划分错误,影响分析混乱)。
任务流程:4-5人一组,为“社区养老服务中心”(社会企业属性)设计基础财务框架,需涵盖“财务目标设定”“资金筹措方案”“成本控制重点”三个模块,最终以PPT汇报形式呈现(10分钟/组)。
情境约束:资金有限(初始投资50万元),需兼顾“服务公益性”(收费亲民)与“运营可持续性”(避免亏损),且需符合民政部门对社会企业的财务监管要求。
测评维度(由教师+学生代表组成评分小组):
评分标准:9-10分(方案可行,协作高效,公益与诚信理念贯穿始终);7-8分(方案基本可行,协作良好,能体现思政理念但不够深入);0-6分(方案脱离实际,未体现社会企业思政属性)。
反思报告作为测评的“深度补充”,要求学生结合互动任务经历与理论学习,进行结构化复盘,占总测评权重的40%。报告需围绕“认知—实践—感悟”逻辑撰写,字数要求800-1000字。
模块 | 撰写要求 | 测评要点(对应思政目标) | 权重占比 |
---|---|---|---|
理论认知复盘 | 梳理财务管理总论核心概念,结合互动任务说明“企业价值最大化”与“社会责任”的内在关联 | 1. 概念理解准确性;2. 对“财务与社会责任融合”的认知深度(价值认同) | 10% |
任务实践反思 | 总结个体与团队任务中的亮点与不足,举例说明“决策时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” | 1. 实践问题剖析能力;2. 责任导向的决策意识(责任践行) | 15% |
思政理念感悟 | 结合案例或任务经历,谈谈对“诚信理财”“家国情怀”的理解,如“政策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如何体现国家支持” | 1. 思政元素与财务理论的结合度;2. 诚信、家国理念的内化程度(价值塑造) | 10% |
未来行动规划 | 明确后续学习中如何强化“财务+思政”思维,如“关注企业ESG报告”“学习绿色财务政策” | 1. 规划可行性;2. 持续践行思政理念的主动性(实践延伸) | 5%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