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
物距(u)
物体到透镜的距离
像距(v)
像到透镜的距离
焦距(f)
焦点到透镜的距离
光路模拟器
参数控制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10 cm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焦距决定了透镜的汇聚能力,标准放大镜的焦距通常在10cm左右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15 cm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物距是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,拖动滑块改变物距
预设位置
显示选项
成像特性
                虚实:实像
                  正倒:倒立
                  大小:放大
                  位置:异侧
                物距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u = 15 cm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像距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v = 30 cm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焦距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f = 10 cm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凸透镜成像光学原理
基本概念
凸透镜是中央较厚、边缘较薄的透镜,能够汇聚光线。当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时,它们会在焦点(F)处汇聚。
焦点(F)
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汇聚的点
焦距(f)
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
光心(O)
透镜的几何中心,光线通过光心方向不变
成像规律
凸透镜成像的性质(大小、正倒、虚实)取决于物距(u)与焦距(f)的关系。
| 物距范围 | 像的性质 | 应用 | 
|---|---|---|
| u > 2f | 倒立、缩小、实像 | 照相机 | 
| u = 2f | 倒立、等大、实像 | 测焦距 | 
| f < u < 2f | 倒立、放大、实像 | 投影仪 | 
| u = f | 不成像 | 平行光源 | 
| u < f | 正立、放大、虚像 | 放大镜 | 
凸透镜的实际应用
照相机
照相机使用凸透镜将远处物体的实像聚焦在胶片或图像传感器上。物距(u)大于2倍焦距,因此在像平面上形成倒立、缩小的实像。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物距(u) > 2f,像距(f < v < 2f)
            
          投影仪
投影仪利用凸透镜将小物体(如幻灯片)的实像投射到屏幕上。物距(f < u < 2f),因此在屏幕上形成倒立、放大的实像。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f < 物距(u) < 2f,像距(v > 2f)
            
          放大镜
放大镜是一个简单的凸透镜,当物距小于焦距(u < f)时,形成正立、放大的虚像。这种虚像不能投射到屏幕上,但可以被眼睛观察到。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物距(u) < f,虚像在物体同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