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画分析表格(打印版)

绘画技巧分析与提升指南

分析维度 用户课前画作 老师示范 核心差距 突破建议
人体结构 肢体呈扁平片状,缺乏体积感;关节位置和比例不准确。 运用几何体(如圆柱体)概括四肢,结构清晰,比例协调。 结构意识缺失:未能用几何图形理解和概括复杂的人体部位。
  • 基础结构练习:大量练习用圆柱体、立方体等几何体绘制四肢和躯干。
  • 学习比例:牢记Q版人物(如2.5-3头身)的关键比例关系。
动态与空间 胳膊前后关系混乱,没有表现出参考图中手臂一前一后的空间层次。 精准捕捉动态线,通过线条重叠和遮挡明确表达了手臂的前后空间关系。 空间感与动态线理解不足:未能通过线条和遮挡关系表现物体的前后空间和动态趋势。
  • 动态线捕捉:起稿时先忽略细节,用一条线概括角色最主要的动态趋势。
  • 遮挡关系练习:有意识地用前方物体遮挡后方物体来表现空间。
细节刻画 手部结构错误,手指画法简单、符号化(如画成"肉球"或"包子")。 手部结构概括得当,虽为Q版但手指的块面关系和动态表达清晰。 细节概括能力弱:无法将复杂的结构提炼成简单且正确的几何形状组合。
  • 块面概括法:将手掌概括为五边形,手指概括为相连的圆柱体。
  • 专项临摹:集中临摹各种Q版手部画法,建立自己的"手部素材库"。
线条表现 线条迟疑、重复描画(蹭线),显得稚嫩和不自信。 线条流畅、肯定,有粗细变化,用于强化结构和轮廓。 线条控制力不足:无法用干净利落的线条准确表达形体和轮廓。
  • 线条练习:进行定点连线和长线条练习,提升手部稳定性和一笔画完的勇气。
  • 草稿与线稿分离:用轻线条打草稿(定结构),再用清晰的线条描一遍正式线稿。
问题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