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目列表 收藏数: 0

选择题 1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使用¹⁵N 对噬菌体进行标记,将标记后的噬菌体侵染不含¹⁵N 的大肠 杆菌,培养一代后对混合物进行离心。下列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错误的是
A. 上清液中能够检测到¹⁵N
B. 沉淀物中能够检测到¹⁵N
C. 大肠杆菌中检测到的¹⁵N 来自噬菌体的DNA
D. 该实验能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
正确答案:D
选择题 2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图1-5为某同学绘制的“DNA 分子 结构模式图”,其他同学对其作出了评价,下列评价或修改方案错误的是
image.png
A. 碱基配对应改为A 与T 配对、C与G 配对
B. A与T 之间改为2个氢键,C 与G 之间 改为3个氢键
C. 两条链的碱基应排列在外侧,磷酸排列在内侧
D. DNA的两条链应该为反向平行
正确答案:C
选择题 3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1944年,艾弗里从肺炎双球菌中将各种化学成分分离出来,如蛋白质、 DNA、多糖和脂质等,检测各种物质是否存在遗传效应,实验过程如图1-6 所示。该实验中遗传物质的作用表现在
image.png
A. 过程①②
B. 过 程 ②
C. 过程①②③
D. 过程③④
正确答案:D
选择题 4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赫尔希和蔡斯使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噬菌体进行标记,最终证明了DNA 是 遗 传物质。他们不用¹⁵N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的理由是
A. 蛋白质含N,DNA不含N
B. 蛋白质不含N,DNA含 N
C. 蛋白质和 DNA 都不含N
D. 蛋白质和DNA都含N
正确答案:D
选择题 5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某小组在进行DNA 模型搭建时,依次取用代表碱基A 、C 、T 、G 的组件 15、12、11、13个,其他材料足量。已知1 bp=1 碱基对,该小组搭建的双链 DNA 模型最长为
A. 25bp
B. 24bp
C. 23bp
D. 28bp
正确答案:C
选择题 6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赫尔希和蔡斯用了35S 和 ³²P 对 噬 菌体的不同结构做了放射性标记。如图1-7所示,35S 和³²P 分别标记的部 位是
image.png image.png
A. ⑤①
B. ⑤③
C. ④①
D. ④③
正确答案:A
选择题 7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图 1 - 8 为DNA 分子的结构示意图。其中决定 DNA 分子多样性的结构是
image.png
A. ①
B. ②
C. ③
D. ④
正确答案:B
选择题 8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海豚和兔子都具有22对染色体,但它们的性状差异非常大,其根本原因是
A. 细胞数量不同
B. DNA 分子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
C. DNA 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
D. 核酸的种类不同
正确答案:C
选择题 9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用同位素¹⁵N 和¹⁸O 同时标记噬菌体,用该噬菌体去侵染不含¹⁵N 和¹⁸O 的大 肠杆菌,培养一段时间后对混合物进行离心,离心后的沉淀物中能够检测到
A. 仅¹⁵N
B. 仅¹⁸0
C. ¹⁵N 和¹⁸0
D. 不含¹⁵N 和¹⁸0
正确答案:C
选择题 10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图1 - 9为构成 DNA 的一个核苷酸模型。要制作一 条多核苷酸链,增加的核苷酸应连接于部位
image.png
A. ① 或②
B. ③ 和 ④
C. ① 和③
D. ②或 ④
正确答案:A
选择题 11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虾脊兰属为地生草本植物,约有150种。巫溪虾脊兰是该属新发现的物种, 其与虾脊兰属的其他种相比,DNA 的差异体现在
A. 碱基配对方式
B.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
C. 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
D. DNA 的空间结构
正确答案:C
选择题 12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图1- 12为小茗同学绘制的一段DNA 分子结构图,该结构示意图与真实的 DNA 分子相比,其错误主要体现在
image.png
A. ①
B. ②
C. ③
D. ②③
正确答案:B
选择题 13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DNA存储技术是利用DNA 的分子结构来进行数据存储。科学家们将碱基进行赋值,比如A&T=0;G&C=1 (赋值为二进制码),从而把 DNA 变成了一种二进制的数据存储材料。下列关于 DNA 存储技术说明错误的是
A. 实现了数据信息以化学物质的形式储存
B. 存储信息的读取可以利用DNA 测序技术
C. 存储的信息量取决于碱基的排序和长度
D. 因受限于DNA 的碱基种类,信息量存储小于二进制数据
正确答案:D
选择题 14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各种零件构建DNA 分子模型,最终组内4个同 学都正确构建出了DNA 分子模型。这4个同学构建的模型差异可能是 ① 碱基数量不同②碱基排列顺序不同③ DNA 空间结构不同④ 脱氧核苷酸链的数目不同⑤碱基A 与 C 的个数不同⑥碱基A 与 T的个数不同
A. ①②⑤
B. ①②③
C. ②④⑥
D. ①③④
正确答案:A
选择题 15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斑马鱼的完整线粒体DNA 序列共包含17000个左右的碱基对。那么理论 上,与斑马鱼线粒体 DNA 相同长度的另一段 DNA 的排列方式最多有几种
A. 17000
B. 417000
C. 48500
D. 217000
正确答案:B
选择题 16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枯草杆菌有不同的类型,其中一种能够合成组氨酸。将从这种菌中提取出 来的某种物质X 加入不能合成组氨酸的枯草杆菌的培养液中,结果获得了 能够合成组氨酸的枯草杆菌。对此,下列对于物质X 推测合理的是
A. 物 质X 是组氨酸
B. 物 质X 不可能是DNA
C. 物质X 决定了枯草杆菌合成组氨酸
D. 物质X 无法传给下一代
正确答案:C
选择题 17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一项研究发现,人与小鼠的基因约有80%相同。这种“相同”体现在基因的
A. 双螺旋结构一致
B. 脱氧核糖的数量相同
C. 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一致
D. 碱基序列相同
正确答案:D
选择题 18
遗传的分子基础 选择题
若用¹⁵N 标记噬菌体并使其侵染没有标记的细菌,下列对子代噬菌体的描述 正确的是
A. 可在衣壳中检测到¹⁵N
B. 可在衣壳和DNA 中检测到¹⁵N
C. 可 在DNA 中检测到¹⁵N
D. 在衣壳和DNA 中均检测不到¹⁵N
正确答案:C
综合题 1
遗传的分子基础 综合题
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。
正确答案: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包括: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、碱基互补配对原则(A-T、G-C)、右手螺旋结构。其生物学意义在于为DNA复制、转录和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提供了结构基础。
综合题 2(含图片)
遗传的分子基础 综合题
观察下图所示的DNA复制过程,回答下列问题:
DNA复制过程示意图
正确答案:图示为DNA半保留复制过程,母链作为模板合成子链,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各保留一条母链。
选择题 1
有性生殖中的遗传信息传递 选择题
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下列哪种生物?
A. 细菌
B. 病毒
C. 豌豆
D. 蓝藻
正确答案:C
选择题 2
有性生殖中的遗传信息传递 选择题
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?
A. 分离定律
B. 自由组合定律
C. 连锁定律
D. 显性定律
正确答案:C
选择题 3(图片题)
有性生殖中的遗传信息传递 选择题
下图表示的是哪种遗传现象?
遗传图谱示意图
A. 基因突变
B. 基因分离
C. 染色体变异
D. 基因重组
正确答案:B
综合题 1
有性生殖中的遗传信息传递 综合题
解释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主要内容。
正确答案:分离定律: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离;自由组合定律: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。
选择题 1
可遗传的变异 选择题
下列哪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?
A. 基因突变
B. 染色体缺失
C. 基因重组
D. 点突变
正确答案:B
选择题 2
可遗传的变异 选择题
基因突变的特点是?
A. 定向发生
B. 随机发生
C. 频率很高
D. 都有利
正确答案:B
选择题 1
生物的进化 选择题
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?
A. 用进废退
B. 自然选择
C. 获得性遗传
D. 定向变异
正确答案:B
静安(高二)
模拟卷 高二
木本植物的体表颜色、雷特综合征、小麦的变异与遗传
image_1759025046690.png image_1759025048995.png image_1759025916134.png image_1759025917897.png image_1759025919742.png image_1759025921590.png
杨浦(高二)
模拟卷 高二
抗胰蛋白酶缺乏症
image_1759029668398.png image_1759029672124.png
虹口(高二)
模拟卷 高二
直肠癌相关遗传问题
image_1759043500587.png image_1759043500771.png image_1759043783068.png
模拟题 1(高三)
模拟卷 高三
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,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?
A. 个体
B. 种群
C. 物种
D. 生态系统
正确答案: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