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课:黑与白——负形与留白

第八课:黑与白——负形与留白

—— 经营“未画之处”的东方诗意

一、认知内容

  • 深刻理解“负形”与“留白”≠被动背景,而是画面中主动经营的、具有具体形状的积极元素
  • 掌握“负形观察法”:通过描绘物体间空隙来间接、准确地勾勒正形。
  • 熟练使用黑色卡纸+白色高光笔进行“逆向思维”创作,从“留白”转为“留黑”。

二、重难点

教学重点

  • “负形观察法”的掌握与运用
  • 黑卡纸创作技巧与思维转换

教学难点

  • 将注意力从主体移开,转而聚焦“空”的部分
  • 理解负形与正形在美学上的平等地位

三、艺术鉴赏——负形留白经典

八大山人花鸟画|马远、夏圭“边角之景”|日本俳画简洁空灵
现代平面设计负形Logo(鲁宾杯)|黑白版画强烈对比

四、核心概念详解

负形定义

负形 = 物体之间及物体与画框之间的空间。
核心观点:“画了的正形,决定了没画的负形;负形的形状,也反过来检验正形的准确性。”

负形三大作用

  • 检验造型:负形准→正形必准。
  • 组织画面:有趣的负形把分散物体连成整体。
  • 营造意境:大量有意识留白→空旷、宁静、神秘。

五、创作实践——两大阶段

① 黑卡纸“逆向思维”——雕刻光

理念
“纸即黑夜,任务不是‘画黑’,而是‘留黑’;用白笔挖光明。”
起稿
白笔轻勾,思考“我要保留哪块漂亮黑色形状(负形)”。
绘画
从物体受光部开始“开窗”,控制形状;用白线疏密制造灰调。
关键技巧
  • 边缘处理:交界决定清晰度,慢工细活。
  • 灰度创造:白线越疏→深灰,越密→亮白。
  • 敢于留黑:大面积完整黑形是画面有力组成。
教师金句:
“你在雕刻光,而不是涂抹物。”
“停下来,看看你保留了哪些黑色形状?它们好看吗?”

② 负形观察法专项训练

练习A:负形描绘(10分钟)

任务
选一组静物,只画物体间空隙形状,不画物体本身。
目的
强制注意力从主体移到负形,理解其形状特征。

练习B:负形检验(10分钟)

任务
先正常画物体→检查负形是否美观完整→通过修改负形优化正形。
目的
体验负形正形相互依存、相互塑造。

六、评价标准

优秀:熟练运用负形观察法,黑卡黑白布局大胆,负形形状考究,画面具强烈视觉张力与审美趣味。
良好:理解负形概念,能表现主体,但负形经营意识可更强,效果略常规。
待提高:未摆脱传统思维,把黑卡涂满白色,缺乏留黑意识,负形破碎无意识。

七、教学提示

  • 强调“少即是多”,在黑卡创作中尤其重要。
  • 鼓励大胆留黑,不要害怕空白。
  • 提醒学生经常眯眼观察整体,检查黑白分布是否平衡。
  • 展示优秀负形作品,帮助学生建立负形美感
  • 对困难学生可先进行小尺寸简单负形练习,逐步建立信心。
问题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