输入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对应的吸光度值(扣除空白后):
标准溶液浓度 (mg/L) | 吸光度 (A) |
---|---|
1. 标准曲线拟合方程: A = k × C + b
2. 水样校正吸光度: A校正 = A水样 - A空白
3. 水样中铁浓度: C = (A校正 - b) / k
4. 原始水样中铁浓度: C原始 = C × 稀释倍数
5. 铁总量: m = C原始 × V / 1000 (mg)
其中: A = 吸光度, C = 浓度 (mg/L), V = 水样体积 (mL)
标准曲线方程: A = × C +
相关系数 R²:
水样校正吸光度:
水样中铁浓度: mg/L
原始水样中铁浓度: mg/L
水样中铁总量: mg
1. 标准曲线数据: 输入至少2组不同浓度标准溶液及其对应的吸光度值。如需更多数据点,点击"添加标准曲线数据行"按钮。
2. 样品数据: 输入水样的吸光度值、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值、取样体积和稀释倍数。
3. 计算: 点击"计算铁浓度和总量"按钮,系统将自动拟合标准曲线并计算水样中铁的浓度和总量。
4. 结果解读: 计算结果将显示标准曲线方程、相关系数(R²)、校正后的吸光度值、铁浓度和总量。
- 标准曲线应至少包含5-7个浓度点,覆盖预期样品浓度范围[1,4](@ref)。
- 吸光度测量通常在510nm波长下进行(邻菲啰啉法)[1,3](@ref)。
- 样品pH应调节至2.5-9(最佳pH4.5)以确保显色反应完全[3,5](@ref)。
- 显色时间需15分钟以上,颜色可稳定至少15天[1,4](@ref)。
- R²值应大于0.99,否则需检查标准曲线或重新测定[2](@ref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