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政测评答题系统

思政测评答题系统

中石化CCUS项目案例分析与思考

请根据题目要求认真作答,每题满分25分,总分100分。作答完成后点击"提交评分"按钮获取评分和反馈。

题目一:战略理解与价值认同
25分

请结合中石化CCUS项目的决策背景,阐述国有企业应如何平衡"经济账"与"政治账"、"短期利益"与"长远发展"之间的关系。你如何理解"胸怀国之大者"在企业管理中的体现?

参考答案要点:

1. 平衡关系阐述:"经济账"与"政治账":不能只追求短期利润(经济账),更要考虑服务国家"双碳"战略、保障能源安全、履行社会责任等宏观要求(政治账)。中石化项目在确保全生命周期经济可行的基础上,毅然投资,体现了对两者关系的深刻把握。"短期利益"与"长远发展":勇于承受前期的战略性亏损(短期阵痛),以换取构建未来绿色核心竞争力、引领行业转型、抢占碳减排收益先机的长远优势。

2. "胸怀国之大者"的体现:指企业管理者要具备崇高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,将企业发展战略置于国家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和推进。在本案例中,体现为决策者深刻理解并主动服务"双碳"目标这一"国之大者",将企业行动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,实现了企业价值与国家战略的统一。

题目二:系统思维与分析能力
25分

案例中提到"敏感性分析"是决策的关键工具之一。请说明敏感性分析在该项目决策中的作用,并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系统性思维应对复杂决策中的不确定性。

参考答案要点:

1. 敏感性分析的作用:量化不确定性:将未来碳价这一关键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项目经济效益(NPV)的影响进行量化,使决策者能"心中有数"。揭示风险收益特征:分析表明项目具有"下行风险有托底,上行收益无封顶"的不对称性,即碳价上涨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其下跌可能造成的损失,极大地增强了投资信心。支持战略决策:将一项充满不确定性的长期投资,转化为一个对"中国碳中和未来"的战略性看涨期权,为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和逻辑基础。

2. 系统性思维的应用:决策者没有孤立地看待财务数据,而是将财务模型、国家政策趋势、碳市场发展、技术突破路径、产业链成熟度等多个变量纳入一个整体系统中进行综合研判,从而做出了超越短期财务表现的、更具前瞻性的决策。

题目三:创新驱动与责任担当
25分

中石化CCUS项目在早期面临负净现值的"战略性亏损"。请分析这种投入背后的战略意义,并谈谈国有企业如何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体现"国家队"的使命担当。

参考答案要点:

1. 战略性亏损的意义:支付"创新成本"与"产业学费":这是攻克前沿技术、培育新兴产业必须经历的阶段,是实现技术自主可控、避免被"卡脖子"的必要投入。创造正外部性:其价值超越项目本身,体现在突破技术壁垒、驱动全产业链降本、锻造高端人才队伍三个方面,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巨大价值。构建未来竞争力:提前布局,是为企业购买应对未来严苛碳约束的"保险",抢占定义行业标准、赢得市场主动权的"绿色通行证"。

2. "国家队"的使命担当:国有企业,特别是央企,不仅是市场主体,更承担着服务国家战略、引领科技创新、维护产业安全的特殊使命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,要勇于发挥"顶梁柱"和"压舱石"作用,敢于投入、甘于奉献,体现"国之重器"的责任担当,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创新体系。

题目四:绿色发展与实践启示
25分

该案例如何体现"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"的发展理念?请结合项目实际,谈谈你对"中国式现代化"中绿色发展道路的理解。

参考答案要点:

1. "两山理论"的体现:项目通过CCUS技术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(污染排放,曾经的"绿水青山"的敌人)进行捕集和利用,变废为宝(如用于驱油产生经济效益),或安全封存,减少了生态负资产。这生动证明了保护环境(绿水青山)本身就能产生经济效益(金山银山),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。

2. 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: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该案例提供了一条通过技术创新破解发展与环境矛盾的现实路径。它不同于西方"先污染、后治理"的老路,强调在发展中保护、在保护中发展,同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,彰显了中国的发展智慧和责任担当。

测评结果

总分:0
题目一得分
0
题目二得分
0
题目三得分
0
题目四得分
0
问题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