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 - 清明上河图

关于

了解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基本信息和本网站的制作目的

画作基本信息

清明上河图

作者

张择端

北宋代端,字伯端,北宋徽宗年间(1085-1145年)北宋画家,擅长界画,尤擅画建筑、车船等。

创作年代

北宋徽宗年间

约公元1105-1106年,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。

尺寸

纵24.8厘米,横528.7厘米

采用长卷形式,以散点透视构图法,展现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。

现存地

北京故宫博物院

1951年由东北博物馆(今辽宁省博物馆)的杨仁恺先生在一堆旧画中发现,1953年调往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。

画作简介

《清明上河图》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,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,属国宝级文物。这幅画作以长卷形式,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,生动记录了中国北宋都城汴京(今河南开封)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。画作内容丰富,描绘了数量庞大的人物、牲畜、建筑、船只、桥梁等,细节刻画入微,是研究北宋都城社会生活、文化、交通、建筑等方面的珍贵资料。

历史传承

北宋徽宗年间 (约1105-1106年)

张择端创作《清明上河图》,描绘画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。徽宗皇帝赵佶非常欣赏这幅画,并用他著名书体"瘦金体"在画上题写了"清明上河图"五个个字,并钤上了他的双龙小印。

南宋时期

画作成为宫廷收藏,并开始出现临摹本,《清明上河图》题材逐渐流行。当时的画家们纷纷效仿张择端的风格,创作了许多类似的作品。

明代

画作历经多位收藏家之手,包括著名收藏家项元汴等。明中期后,《清明上河图》成为商品画,在书画市场上流通。明代画家仇英等也创作了著名的仿本。

清代

清高宗乾隆皇帝将画作收入内府,并在画上题写了御跋。后来,乾隆皇帝命画家陈枚、孙祜、金昆、戴洪、程志道等创作了清院本《清明上河图》。

近代

1911年辛亥革命后,《清明上河图》被溥仪带出故宫,后流落民间。1931年"九一八事变"后,画作被带到东北。

现代

1951年,东北博物馆(今辽宁省博物馆)杨仁恺先生在一堆旧画中发现《清明上河图》真迹。1953年,画作被调往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,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,仅在重要展览中展出。

网站说明

制作目的

本网站旨在通过现代科技手段,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《清明上河图》这幅传世名画。我们希望通过生动的内容和互动功能,向用户(尤其是高中生和普通爱好者)展示画作的艺术价值、历史背景及宋代市井文化,帮助用户从初学者逐步深入了解画作内涵。

我们相信,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,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,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。

内容结构

  • 首页:展示巨幅动态画作预览,包含核心页面入口及简要介绍。
  • 全景探索页:提供可缩放、拖拽的高清全图,标注关键热点区域。
  • 深度解析页:分郊野、汴河、街市三个段落展示画作细节及讲解内容。
  • 人物故事页:呈现画中典型人物的第一人称微型故事。
  • 互动问答页:包含难度递增的关于画作的问答模块。
  • 古今对比页:展示画作场景与现代开封对应地点的对比内容。
  • 关于页面:介绍画作基本信息及网站说明。

参考文献

  • 余辉. (2005). 《清明上河图研究》. 上海古籍出版社.
  • 故宫博物院. (2015). 《清明上河图》. 故宫出版社.
  • 樊家进. (2018). 《清明上河图:北宋的城市与生活》. 北京大学出版社.
  • 刘宗迪. (2019). 《清明上河图的秘密》.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.
  • 故宫博物院官网. 《清明上河图》. https://www.dpm.org.cn/collection/paint/229111.html
  • 清明上河园官网. https://www.qingmingriverpark.com/

联系我们

如果您对本网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,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。

问题反馈